4月20日,奇瑞汽车在芜湖老船厂遗址发布全新全球化皮卡品牌RELY威麟。在发布会现场,除品牌标识和首款技术平台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提出的”技术普惠”发展路径,试图在传统燃油动力与激进的纯电路线之间开辟差异化竞争空间。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24年国产皮卡出口量同比增长53.21%,占行业总销量的45%,但新能源渗透率仅5%。在这种背景下,奇瑞依托已布局全球110个国家的制造体系,宣布推出专门为皮卡开发的全场景整车智能技术平台”威麟开天”,并规划四年内完成覆盖8大核心场景的产品布局。
一、技术架构:柴油混动+模块化布局构建差异优势
威麟开天技术平台展现出两个核心技术特征:一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多能源兼容能力。该平台支持的”全动力组合”涵盖燃油、纯电、混动系统,其中自主研发的柴油混动技术将重点解决高扭矩场景的能源效率问题。二是模块化电子架构的设计,通过智能化底盘系统与EEA架构的融合,可实现30天快速硬件更换周期。
相较竞品,该技术强调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现场展示的技术参数显示,其开发的45°极限陡坡转向辅助和380mm涉水深度控制系统,均针对东南亚、拉美等地实际需求。安全性方面搭载的双冗余制动系统已在全球累计完成61种特殊路面验证。
与此同时,奇瑞首度公开全球研发网络体系:3个海外技术中心与德国莱茵TÜV集团展开底盘验证合作,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建立的皮卡智算中心已投入前期研发。
二、产品图谱:差异化场景覆盖与本土适配方案
基于全新平台,RELY威麟发布了其产品战略的三个维度:
场景覆盖方面,预计到2028年形成每年一款新产品的投放节奏,覆盖乘用、工具、越野等8大使用场景。值得关注的是其对特种场景的深度开发,例如为渔业运输设计的防腐蚀车架解决方案,以及可配置后厢温控系统的冷链物流专用车型。
本土适配策略上,计划在不同市场推出区域化配置:针对中东市场开发双级空调系统,东南亚地区的防锈处理将使用特殊工艺材料,而面向欧洲市场则重点升级拖曳能力,匹配当地法规要求的智能挂接系统。
产品序列将通过”基础平台+场景套件”的模式组合出16种解决方案,涵盖办公会议舱、移动医疗单元等特殊改装形态。企业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数据显示,通过800V电气架构支撑的外置设备接口,可实现不同类型作业设备的即插即用。
三、全球化实施:供应链本地化与标准输出路径
在全球化策略维度,RELY威麟同步启动了三个具象行动方案:
在制造体系方面,计划利用奇瑞现有巴西、埃及、俄罗斯三大基地,到2026年形成海外产能属地化率突破60%的目标。配套构建的全球销售网络中,重点区域将采用”一区一仓库”配件供应模式,保障维修响应效率。
产业标准建设上,”威研智库”项目的推进尤为关键。该平台联合中汽中心等机构,聚焦建立皮卡安全评估、新能源准入等行业标准。首期研究课题已确定为”混合动力皮卡安全认证体系”,研究周期28个月。
文化融合战略则体现为双线并进:通过数字化展览平台展示各国皮卡文化谱系的同时,与东南亚「Teknik」改装联盟签署协议,计划三年内举办120场本土互动活动,探索文化元素的商业转化路径。
四、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突围战
乘联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皮卡海外销量前十企业中,新能源产品占比不足2%。随着老牌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RELY威麟提出的第三条路线既面临市场验证压力,也拥有错位竞争时间窗口。
值得关注的是,其柴油混动技术商业化的可靠性和成本控制仍有待观察。据观察人士分析,该系统的量产成熟度将直接影响东南亚等主销市场的终端定价能力。而新建品牌如何高效对接奇瑞现有1600万用户资源的转化通道,也将成为后续运营的关键课题。